瓜柱:两根梁之间的短柱
枋:枋是在柱子之间起联系和稳定作用的水平向或者与梁垂直方向的穿插构件,它往往是随着梁或檩而设置。比如上图中有抱头枋、穿插枋、檐枋(似乎又叫挑檐枋)。
立柱:金柱(殿身内柱)、角柱、檐柱(副阶檐柱、殿身檐柱),其中室内所有立柱似乎都叫做金柱。(同样位置立柱至少有两套说法了,可能是不同朝代,这点再次要提一下之前说秦朝宫殿以星象为背景的宏愿,可能我们文化中对玩弄文采颇为痴迷,但是构件本身支撑不起那么庞大的文学能力,而显得相形见拙)
当然区别还是有的。
一、外形不同。枋在《营造法式》中写作“方”,可以理解为断面方形的狭长标准材构件,铺作层中各种与材 也就是单栱断面 同的长条构件都是方。诸如此类有罗汉方、柱头方、等。而梁栿在明造时则多杀作圆滑柔和的曲线状外形,取材远远大于栱材。
二、与其它构件的关系不同。枋穿插在构件之间,特别是柱间的较多,梁搭扣在构件上缘的较多。一般讲,即使一端入柱榫接,梁的另一端也会搭在某个构件之上。宋“法式”称梁为栿,即取其伏于柱上之意。
三、力学作用不同。枋以牵拉为主,梁以抗剪承重为主。
以上单条皆非绝对,相互参照可大概摸清古建命名之规律。若要下一个明确定义。。。。只能说,在传统营造体系下,这是很难做到的。
阑额:也叫额枋、檐坊,宋代之前称为“阑额”(也就是说不同朝代相同构件有不同叫法)。是中国古代建筑中柱子上端联络与承重的水平构件。
步架:是中国古代单体建筑纵深长度的计量单位,是指清式建筑木构架中,相邻两条桁(檩)之间的水平距离。比如三架梁就是二步架。
栿fu即为梁:是建筑短轴上平行的依次加长的立方体大木,图中4平梁、8四椽栿、10六椽栿、11八椽栿、12十椽栿、15月梁
月梁名字来源于其形状如月牙形
16顺栿串:在梁的下面,与梁平行,两端安置在前后柱上的联系构件,叫顺栿串。其作用是加强梁柱构架的刚性。类似清代的随梁枋。
槫tuan即为檩、桁:5上平槫、9中平槫、13下平槫、14牛脊槫
27柱头铺作:柱头科斗拱,通俗来说就是立柱上的斗拱,它是主要的承重斗拱。
26补(補)间铺作:又称为平身科斗拱,是斗拱的三种类型之一,其余两种分别为:柱头科(又称柱头铺作)与角科(又称转角铺作)。通俗来说就是立柱间的斗拱。屋顶的大面积荷载只依靠柱头斗拱来传递是不够的,需要用柱间斗拱将一部分荷载先传递到枋上,然后传递到柱子上。(flash里面补间动画的概念让我回想20年前小学计算机课,这样来理解补间就形象了。)
平闇:为了不露出建筑的梁架,常在梁下用天花枋组成木框,框内放置密且小的木方格。
在伊斯兰建筑中东上篇里介绍的倭马亚清真寺中我们看到过对天花板檩条用木雕装饰遮盖的实例。还有基督教早期拜占庭、罗曼式篇中,生命树彩画木板遮盖檩条(这个图暂时不搬运了)。这些装饰相较于平闇使我们相形见拙。
穿斗式:穿斗式是用穿枋把柱子串起来,形成一榀榀房架,檩条直接搁置在柱头,在沿檩条方向,再用斗枋把柱子串联起来,由此而形成屋架。柱子密、柱径细,结构轻便但占用室内空间多,一般用于民房,不适合需要大空间的庙堂、宫殿。
抬梁式:抬梁式又称叠梁式是在立柱上架梁,梁上又抬梁。使用范围广,在宫殿、庙宇、寺院等大型建筑中普遍采用,更为皇家建筑群所选,是木构架建筑的代表。
反宇:屋檐上仰起的瓦头。(这个在网上没有图示,并不能算是构件,只是一种对瓦片排列方式的形容?)
橑:即为椽,椽子是屋面基层的最底层构件,垂直安放在檩木之上。屋面基层是承接屋面瓦作的木基础层,它由椽子、望板、飞椽、连檐、瓦口等构件所组成。按照位置分为停椽、花架椽、出檐椽、飞椽等。
桁heng架(truss):原书中提到的这个概念有英文对应词,其他的则没有,这样看来我要为之前一再斥责我们的建筑缺少专有名词难以统一称谓部分致歉,诚然有一部分构件和装饰依然是概念模糊,但是在木架构方面我们的传统建筑还是有清晰概念称谓的,这方面外国人并没有翻译我们的东西或者说处于众说纷纭的状态,所以同等来说我们对于外国构件的翻译众说纷纭看来也是情有可原的,至少这并不是落后的方面,整个行业都这样。关于西方的桁架屋顶结构我们之前看到很多例子了,比如上图倭马亚大清真寺就是例子之一,这承袭自拜占庭式建筑。
三角梁架属静定结构体系,它的进一步发展,本可以沿着静定的方式,最后达到如同现代三角形屋架的桁架结构,西方建筑的木结构就正是这样。但中国的木结构却离开了这个方向,而代之以抬梁式梁架。
勾栏(勾阑):百科上的定义是:是一些大城市固定的娱乐场所,也是宋元戏曲在城市中的主要表演场所,相当于现在的戏院。关于其建筑构件方面查自贴吧,这么看起来贴吧还是埋藏了不少有价值的信息。
多用于楼阁亭榭的平座及室内的胡梯上,其实直至唐宋很多大殿的挑空平座也大量使用木勾阑,由于木勾阑不耐久,室外淋到雨的木勾阑逐渐被石勾栏取代,到明代,传统的木勾栏大量消失,只用于有限的地方。《法式》所列举的勾栏有重台钩阑和单勾阑之分。殿宇高大,木栏杆的高度为4-4.5尺寸的重台钩阑。殿宇矮小,则用3-3.6尺寸的单勾阑。两者的区别是,前者用两层华板,后者一层华板,或不用华板用万字造,勾片造,卧棂造等简洁的形式。
腰檐:百度上这个定义“塔与楼阁平坐之下的屋檐称为腰檐”似乎不准确,应该说是楼阁中各层的屋檐叫腰檐。
平座:指木制楼阁明层间的暗层,利于登高眺望、开阔视野。如独乐寺观音阁和佛宫寺释迦塔的平座暗层,内含斜向支持,利于增强刚性。在本书中似乎将平座与明层混为一谈,提到“沿着平座边沿设施勾栏”,对暗层设施勾栏显然人没法从暗层里穿墙出来,还是说我没搞懂这里面的奥秘?
楼:只有腰檐没有平座称为楼。
阁:既有腰檐又有平座或只有平座没有腰檐称为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