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History Of Interior Design 室内软装设计历史变迁(基督教早期、拜占庭、罗曼式公共建筑下)

在上一篇中我们穿插了大量内容介绍罗马帝国分裂之后公元400-800年间随着基督教兴起的教堂建筑,目前涵盖了布局、墙面装饰、高窗、扶壁、屋顶材料、立柱。这一时期的建筑相对于我们之前的篇章对大部分读者而言有些陌生,所以上一篇的介绍旨在扫盲理清脉络,为大家呈现拜占庭东罗马与希腊化罗马的差异,西罗马灭亡后蛮族孕育的罗曼式建筑与拜占庭东罗马有什么联系。有了上一篇的铺垫,我们在这一篇的学习总结将更自由些而不再一板一眼的肢解剖析各个建筑构件,我们将顺着时间发展看看西欧罗曼式建筑在公元800年后的进一步发展,以众多建筑案例穿插建筑构件和装饰元素。

意大利S. Miniato al Monte(公元1018年)与罗马基本几何图案马赛克贴面

从外立面来看,这是我们在上一章开篇时提到的基督教早期教堂的布局,通过之前篇章的学习我们知道这些几何形状的颜色不是彩绘上去的而是不同色彩的材料组成的马赛克贴面。经过资料查证,外立面的这些几何图形为绿色大理石。关于大型几何图形装饰我们在古罗马篇中多次见识过,接下来我们看看它的室内。

壁画有些模糊不清了,比较醒目的依旧是几何形状的马赛克贴面构成的墙体。地面我们在上一章介绍过,其中有12星座构成的马赛克,其“主旋律”是图中如同两只嬉闹的猫与缠枝花卉构成的单体图案以四叶草型几何图案互相串联的四方连续纹样通过菱形饰带包络。

仰望教堂的天花不是我们印象中的创世纪,而是密密麻麻的椽子以及密集排列的屋架,实际上大部分罗曼式建筑的屋顶都是由木屋架构成的,木屋架我们中国人不会陌生,因为我们的建筑几乎都是木制的,在木架的变化布置方面我们比起西方更为丰富,不过由于对彩绘的限制导致我们印象里的木架都是一成不变的样式显得破旧、古板,尽管意大利的这座教堂在木架和椽子的设置上工工整整,但是多样的彩绘图案让这个天花看起来不那么空荡荡。然而我个人还是比较讨厌椽子、木架外露,这让我感觉建筑看起来很单薄、简陋。

左下角祭坛做了一个拱顶,上壁有八角形的马赛克贴面,这是我们在罗马浴场、巴西利卡中见识过的装饰传统

中国传统的木架屋顶,檩椽梁都是原色的,少有彩画装饰。

德国St. Michael’s Church(公元1022年)与最早的天花板彩绘?

St. Michael's Church室内

这个红白相间的拱廊想必不少读者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没错我说的就是下图的科尔多瓦大清真寺。科尔多瓦清真寺原先是一座基督教教堂,公元786年阿拉伯人入侵伊比利亚半岛打败了西哥特人建立了穆斯林政权并将科尔多瓦教堂拆除改建为清真寺。关于伊斯兰建筑,确切的说是摩尔建筑,我们将会在伊斯兰篇详细介绍,这里就作为一个引子。

科尔多瓦清真寺著名的棒棒糖配色马蹄形拱廊。

科尔多瓦清真寺原先的样子。

回到我们标题中的这座教堂,最为醒目的莫非天花板上木板彩画了,从样式上来说显然是延续了拜占庭的,从图案的布局来看有明显的古罗马镶板痕迹,完整的彩画为耶稣生命树(Tree of Jesse),其宗教含义我们就不深究了,不过从拜占庭偏爱缠枝装饰来看,这一宗教概念可能是出自于装饰想象的,彩画上的缠枝连接了各个圣像,不过其艺术精美程度我觉得一般,我国隋唐时期的缠枝花卉纹之精美者是远在其上的,但是就整个天花板装饰而言,这整幅彩画让教堂看起来神采焕发生机勃勃,比起裸露的木架、椽子要好看百倍。天花板彩绘,或者进一步说宗教题材天花板彩画,这可能是首创了,我们可以推测后期的一系列技惊四座的壁画源于此。

最后我们看一下它的外观,其中间的长条红色屋顶以及其两翼和左边与之垂直的红色屋顶凑成了标准的早期基督教教堂十字架型建筑布局。其十字交叉处有个塔,两侧还有塔,中间的塔被叫做crossing tower,没有塔则被称作crossing。教堂的一侧有扶壁构成的”臃肿“建筑团块被称作westwork。这些基于原始建筑布局之上的衍生物是建筑变革的起点吧?总之能整点花活总比一成不变要好一些。最后我们注意观察两翼的落地窗,这个窗框很有哥特风味,我不知道是不是后来翻修的时候加入的元素,类似这个窗框的元素我们在亚琛大教堂领略过一回,读者可以到上一章核对着看。

德国Mainz Cathedral(公元1009年)与时间的印记

Mainz Cathedral原本的样子应该是找不到了,不过根据其完工日期和现今的外立面来看,它的十字架刑布局还是很清晰的——中殿高出两翼,中殿的高窗,我们可以推测它应该和St. Michael’s Church大差不差,只不过作为主教的住所,其裙楼规模大一些。如今的大教堂一侧是三个哥特式尖顶塔楼,其塔面由拱形小窗环绕,塔面和中殿的外墙都有盲拱廊形状浮雕装饰。另一侧的塔也就是crossing tower的罗曼式风味更浓厚,去掉那些犹如巴洛克雕像的柱状雕塑看起来就像是著名的比萨斜塔的一部分,比萨斜塔当然是典型的罗曼式建筑,我们很熟悉它作为钟楼但基本不知道它是教堂建筑裙楼的一部分。这里就要提一下修道院这个概念了,上一章我们说到大教堂有一部分是主教的住所,而修道院呢也是一个建筑群,它不仅涵盖教堂还有教士们的住所、厨房、马厩、医院等等其他功能性建筑,成为教士在修道院修行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是一种寻求庇护的手段,从这个角度来说修道院和城堡是有类似之处的。

通过上面两张图我们可以观察到两翼的落地窗是典型的哥特式窗框,裙楼的矮房子采用了巴洛克风格的孟莎式屋顶。由于其室内已经完全没有原先的影子了,所以我们这里就不再对其室内装饰做进一步介绍。显然这座建筑和亚琛大教堂一样也是经理了1000多年的风风雨雨,在它身上的翻修扩建刻印了建筑装饰风格的演进。我不禁好奇我国的哪些古建筑带有几种明确定义的中式建筑装饰元素保留下来的?由于我暂时还未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做研究,我甚至目前只能将中国传统建筑的样式混为一谈,就像如今令人尴尬的”新中式“一样,当然我这样的看法可能过于教条,对于后现代主义的读者而言会觉得我们的中华传统艺术更贴近于后现代主义,包罗万象有千万种解读。我的这些思考、疑惑都会暂时留在这里,待后续的学习总结去解答。

法国Abbey Church of Sainte-Foy(公元1120年)与当代民居浑然天成

上一章我们提到过罗曼式建筑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它的外立面砖石粗糙杂乱,通过这张大图我们能很清楚的观察到这一点。单独这样看这座教堂相信有不少读者会有破败的感觉,但是将其置身于这个坡道环境中,我们发现石板、碎石路以及由碎石砌筑的护栏与教堂构成了一种和谐的延续性,周边的民宅在屋顶方面似乎采用了与教堂相同的材料也统一做成了罗曼式的风格,不过每家每户都把屋面粉刷的很新另一方面一部分民宅采用了木架结构作为支撑主体造成了差异化,使得整个区域有承上启下的年代感。

整体布局上这座教堂是常规的十字架型,我们注意到两翼被拔高,因此中殿并没有高于两翼的高窗而是在两翼设置了高窗,显然这样的设计会导致两翼进光效果好于中殿,这可能是出于一种建筑上的尝试而忽略了宗教需求的考量。这座教堂是修道院的一部分,从这个角度看周围密布了许多其他建筑应该都是修道院建筑群的一部分。这里要补充说明下前文提到的crossing tower我们从外观上来看好像一个钟塔、瞭望台,或者说是一个可以看周边风景的平台,不过实际上室内并没有设置楼梯通道可以让人拾级而上。而另一侧的westwork,我们上图中看到的两座塔楼则是有盘旋的楼梯以便登塔的。

法国Vézelay Abbey(完工于公元1120-1150年)修道院、社区与装饰美学崇尚

如果把上图中心的教堂去掉,那么读者大多会认为这是个平淡无奇略显破旧的小村庄。但是加入了这座教堂就好像一个房间里配了一幅好画或者瞩目的雕塑装置。这是一种仪式感的体现,在建筑方面一个社区有一个核心作为社交集会中心,那么按照之前的自上而下装饰传递理论,居住在社区里的人就会有念想把自己的屋子打理的贴合这个核心、讲究美观。我认为当代我国缺乏独具自身特色的建筑以及对环境、装饰美学的崇尚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生活的重心从吃穿住行开始偏向虚拟交互如玩电子游戏、刷短视频等,你玩游戏是不会注重场所的,地铁上玩、厕所里玩、办公室玩、饭店里玩、床上玩、商场玩并不会对环境讲究,同样的文娱踢球可以在农田里、河边沙滩、偏僻的道路、学校操场、体育馆、体育场,足球爱好者对场地是有讲究的,这就会刺激相关建筑的设计改良。为什么剧院的设计几乎被西方垄断,那是因为古希腊时期他们就开始表演戏剧,且有大量群众需求刺激剧院的扩建、改良。那么当代中国我们有什么国民级的活动有建筑、场地的讲究吗?

回到这座教堂建筑,它的布局是十字架型,上图中正对我们的那个立面也就是它的westwork可以看的出来原本应该是对称的,后来将一侧塔楼改建拔高。它的两翼以及apse有飞扶壁环绕,这多少是开始哥特化了。我们注意到塔楼的外观看上去挺精致的没有罗曼式建筑厚重的感觉,通过下图拉近看它的墙面细节发现砖石大小和排列都很整齐尽管岁月的流逝使得大部分砖石风化发黑、发灰。

其内部看起来十分朴素但不失几何造型的华丽,多重壁柱叠加由拱顶相连,两翼和中殿的天花都由穹棱拱顶构成。中殿拱顶的间隔配色有可能参考了St. Michael’s Church。

最后我们一笔带过下修道院僧侣的住所,如下图两个修道院的宿舍内景,每个窗作为一间的单位,通过木墙作为屏风。这可能和我们印象中的寺庙的厢房住所大相径庭,事实上古人就是那么艰苦,甚至我们大可推测每一间可能有多个僧侣、信众公用同住,而古代玻璃昂贵,因此窗户都是空的,外面下大雨里面势必下小雨,晚上外面刮大风室内这个结构显然会一阵阵呼呼的风声回响。

法国Abbey of Le Thoronet的宿舍

西班牙Poblet monastery的宿舍

木墙间隔每个窗户划分一间作为住所

关于西欧罗曼式教堂我想以Mont-Saint-Michel Abbey收尾,并作为城堡、要塞的引子。

法国Mont-Saint-Michel与大海、天空的随想

我相信上图在一些photoshop达人的手下可以变成全球最令人尖叫的迪斯尼乐园。这座位于海边小岛山顶的修道院有明显的哥特式建筑痕迹,不过仔细看细节上大体是罗曼式建筑。通过下图的历史沿革模型变化图,我们能更清楚的看到它从罗曼式建筑向哥特式演变的过程,以及整个小岛的发展壮大、要塞化。

如今岛上只有不到50个常住居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里曾是一座用于关押千人规模囚犯的监狱。相信读者应该能感受到它的偏僻,那么为什么10世纪以前会有僧侣去这样一个荒岛的山顶上建造修道院呢?他们是怀着我和读者们的浪漫情怀去的吗?显然不是,通过前文的介绍我们大概可以推测,这些人是为了躲避中世纪西欧的战乱而逃难去海岛上的山丘的,这如同我国南方的碉楼、土楼实际上是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抢劫而建造的。小岛逐渐兴盛且碉堡化可以说是战事更加剧烈频繁的象征——越来越多的人上岛,为了躲避战争而修建墙垛、防御工事。

岛上的老宅透露着浓郁的罗曼式建筑风味,如右边这个房子可以说就是罗曼式教堂的两翼。

关于这一时期的教堂、修道院我们的介绍到此结束,接下来开始看城堡与民居。

罗曼式城堡与民居

上文提到中世纪战乱纷繁、地方割据,这是城堡这种建筑产生的背景。因此中世纪的城堡不是我们想象中的枫丹白露,其外立面质感正如上图中的护栏围墙和民居那样。

我们来看几个近照,没有立柱、没有浮雕、没有拱顶,可以说是我们当今市区盒子房的祖先。从质感来说读者可能会联想到长城的烽火台,总而言之中世纪的城堡几乎是没有任何装饰的。城堡的拥有者都居住在一个个如同烽火台的塔楼中,这些塔楼狭长,内部空间狭小,一层基本就是一间,而城堡的卫兵则居住在城墙所围起来的领地中的屋子里。这种社区的居住条件么我们可以参考上文修道院宿舍的介绍。

原书中有一副英国某城堡的插图应该是后期翻修过的装饰,我们抛开这些家具、玻璃窗来看相对于修道院的宿舍,城堡主人的中厅有个拱门,铺了木地板,拥有环绕式的成组窗户,用于取暖的火炉。拱形火炉用于室内装饰可能源于罗曼式的室内装饰。天花板和屋顶大多是木制的,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是平铺的檩条,这和最原始的Çatal Hüyük民居差不多,中世纪的地主往往有多个城堡,他们的思维是抢地盘优先而非生活舒适度,为了纷争和避战经常迁徙于各个城堡,因此家具一般是简易便携的。这其实和我们现在广大的进程务工人员以及一线城市投资房产的投资人在某种意义上是相似的。

中世纪的农民或者说农奴、佃户一般和动物混住在猪圈、马厩,随着城镇的发展农村人开始往城镇搬迁谋求更好的生活,这点和我们当今的城镇化差不多。在罗马篇我们提到过罗马的城镇公寓insula,其建筑外观样式甚至被当代上海认可为优秀历史建筑。而到了中世纪,城镇公寓的规模大不如从前,我们方才在Mont-Saint-Michel上看到了其剪影,根据Viollet- le- Duc在《The habitations of man in all ages》中的插图描述如下,这种房子之前在上海也有不少,被部分“文化人”认为是文艺、文明的上海优秀建筑。从插图来看房屋采取了木架支撑结构,上层挑空通过托梁分散受力,根据维基百科托梁词条下的介绍基本验证了Viollet- le- Duc的插画——中世纪城镇的房屋确实普遍采取了上层挑空和托梁支撑,托梁(corbel)这个建筑构件我们在希腊篇截取了上海月星环球港的照片提及过,我国古建筑中一般把托梁唤作牛腿,这也是百度图片少有的搜所结果比较精确的概念之一,并没有弹出牛头人或者烟熏火腿、超市广告之类的。

我国的牛腿在装饰雕刻上十分精巧,从单一构件来说是和西方旗鼓相当的

我们再来看几组现存的遗迹,在它们身上有明显的城堡塔楼印记。其屋顶和我国传统民居的黑瓦房基本一致,没有我们的瓦当也没有檐口饰做装饰,看起来十分简陋破败。不过各式各样的拱形窗户,或单个成组或两个一组嵌套于楔形拱石组成的拱形窗框中,有的双拱当中以立柱代替砖石,在窗户上我们还能看到上一章提到的伦巴第盲拱。窗框向内挤出,内侧窗拱的砖石与外侧区分,使得屋面有多层次色彩。这些丰富的装饰细节使得我们的传统民居相较之下就相形见绌了,实际上别说传统民居,就连当代我们住的盒子房在装饰细节上可以说也是不如这些中世纪的城镇民房,我十分肯定这些房子搬到上海江宁路会收到上海市政府的“优秀历史建筑”铭牌。

下面是Tudor House,英国1180年的一座norman式建筑(罗曼式建筑在英国被叫做norman式)。这和我们插图中描述的挑空扶壁立面十分相似,密密麻麻外露的屋架可能令读者感到不适,其实在我国江浙有不少民居也是这样,这种half-timbering形式的建筑在德国尤多,拉高建筑层数制造挑空、粉刷干净、给屋面墙壁以及木架合理上色的话外观还是可以的。

注意这些德国房子外立面的粗彩色线条并非彩绘、马赛克贴面而是对屋架进行了彩色上漆

相比而言我国的木屋架房是这样的,可悲的是网上几乎没有几个图,我印象中在《浙江民居》一书中有不少记载,不过照片显示这些房屋十分破败不堪,造成这个局面的原因我推测还是因为我们国人对于居住没什么讲究,因此房子破败了就搬迁到城镇去,经济是一方面因素,但是哪怕有经济条件了我们也鲜有好事者会在居住环境,建筑装饰上动脑筋。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市政建筑和商业中心,读者可以和古罗马篇的巴西利卡、Porticus Aemilia;希腊篇的stoa和市政厅比较比较。

市政建筑与商业中心

The Palazzo della Ragione建于公元1200年左右

上面这个保存至今的市政厅如果不是考虑到文化古迹的历史价值,对它的外立面做粉刷翻新,我相信不少读者会觉得可能是当代新建的仿古商场。通过前几章节的学习总结我们知道这是有迹可循的,从立面来看这与我们在罗马篇中提到的Temple of Fortuna Primigenia有几分相似,下图直接搬运自罗马篇。我们在埃及篇提到的文艺复兴时期帕拉迪奥设计的Basilica Palladiana其建筑形式也与之相似,尤其是这个屋顶其形状简直是一模一样,从颜色上来看我们很容易推测The Palazzo della Ragione的屋顶板和Hagia Sophia一样是铅板,而Basilica Palladiana的屋顶板则是氧化铜,二者同为金属板因此质感上也是大体相同的。这个屋顶的形状我目前并没有在网上查到准确的术语,有文章将其描述为inverted ship’s-hull roof,即反船体形屋顶,描述的很直观,我推测这个屋顶可能是孟莎式屋顶的前身。回到The Palazzo della Ragione,它由多层不同大小拱门间距的拱廊组成,在一层设置了一长条拱廊,这类似于古希腊的stoa,顶层拱廊上檐有顶角线和伦巴第拱装饰,在这之上还有个大monitor冠以带老虎窗的inverted ship’s-hull roof。

Temple of Fortuna Primigenia

Basilica Palladiana

上面那个市政厅的古罗马味道浓厚,Mantua的这座市政厅则更有堡垒式的罗曼式风味。它的屋顶仿佛一个个墙垛,以备让弓箭手从狭小的间隙中对入侵的敌军射击。形式上依旧是一楼有一长条拱廊,二楼没有了拱廊而是一个个盲拱中嵌套三个小拱窗,窗户间用立柱代替砖石装点。其他再无别的装饰,整体上较为朴素,这就显得其一侧的钟楼“用力过猛”而显得突兀。

依稀记得高中历史课提到过威尼斯在中世纪末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我想这和他的商贸建筑应该也是分不开的。从立面来看,这个商贸中心于市政厅相似,只不过面宽较窄,拱廊的门拱间距也十分小。这里我们来对比一个细节——拱廊的护栏,The Palazzo della Ragione中的护栏经放大看后我们发现是一个个小的多立克立柱,栏杆柱(baluster)这个构件在古希腊、罗马时期似乎是没有的,维基百科介绍这一构建是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的一大特征,看来它起源于中世纪末期,不过要补充的是最早这一构件出现于亚述王朝的宫殿。

Ca' Loredan, and Ca'Farsetti, Venice.

The Palazzo della Ragione拱廊的栏杆柱

威尼斯的这个商贸中心开始出现一些人物浮雕和纹章盾浮雕,这应该是文艺复兴时期建筑家将大量人物浮雕置于建筑立面的先导

关于这一时期建筑外立面以及室内的装饰、构件介绍到此结束,下一章我们将介绍这一时期的家具、纹样、装饰工艺品等室内陈设相关的内容。

2023-2-11 感染新冠病毒后的停滞以及之后的防疫打算 A History Of Interior Design 室内软装设计历史变迁(基督教早期、拜占庭、罗曼式纹样、装饰工艺品)

评论

Your browser is out-of-date!

Update your browser to view this website correctly. Update my browser no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