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时期保存至今的家具不少,我们可以对这些单体做比较分析,然后再结合上一章中的一些项目的室内来看看文艺复兴风格的室内设计。
Cassone(嫁妆箱)
cassone是意大利传统婚嫁时作为嫁妆的物件,本质上来说是个储物箱,如同我们传统中攀比彩礼,意大利人会攀比cassone的大小、装饰精致程度,它象征一个家庭的财富实力。
1410-1420年左右的cassone,这个红色让我想起在秦汉篇提到的朱地彩绘棺,其4个侧面边缘都是二方连续纹样的几何图案平铺,中心区域彩绘场景故事。似乎在文艺复兴之前,无论中外贵族势力乐于用艺术记录自己的日常生活。
朱地彩绘棺
1425-1450年左右Florence 或 Siena 的cassone,其四个侧面中心做了3d建模的inset,内陷的面上是磨具成型的石膏浮雕装饰,两侧窄边也有浮雕,其中段颜色不同的木材似乎是细木镶嵌,顶面有齿饰。
1440-1450年左右的Florencecassone,其装饰布局和上一个案例差不多,不过精致程度要高出不少,一个是在细木镶嵌方面用了更多的颜色和更为复杂的图案,浮雕方面有鸟类与人面。
1455-1465年左右的Florence cassone,这一时期豪华的cassone在弗洛伦萨的需求十分旺盛,以至于像Apollonio di Giovanni这样的画家有专门的工作室制作cassone并为其绘制彩绘。我想这不能简单等价为当今的定制手办、家具、二次元插画,前者象征着当时最高的艺术、装饰技法,后者显然代表不了当代的艺术进步,不过我们不能否认后者如同前者形成了社会潮流,形成了扎实的产业链、“圈子”。这件cassone上使用了泥灰镀金的工艺(plaster gilt),其工艺和下面这个19世纪的洛可可风格镜子的边框是一样的。对于3d建模而言我们只需要考虑浮雕在平面上的贴合以及绘制贴图材质即可,箱体中间这副绘画记录了当时的生活场景。两侧窄边用到了近似科林斯壁柱的切分,上下的边框似乎是彩色硬石镶嵌,箱子的腿采用了埃及的兽腿。关于泥灰镀金这个工艺,读者可以参考这个视频。
1500年的cassone展现了上一章中类似Ducal Palace室内匪夷所思的细木镶嵌技术形成底边框类似建筑空间的图案,它和上面一个cassone一样采用了正方形旋转45度相叠而成的图案形成边框,甚至主宰了inset部分。
这个不用考据也知道应该是出自之前那个cassone同一个工作室
Cassapanca(箱式长椅)
Cassapanca译为箱式长椅,实际上是从cassone演变出来的。等于说是在cassone两侧向上挤出扶手,一个长边向上挤出形成靠背的。下图为一个16世纪早期的cassapanca,它带有明显的建筑构件痕迹,饰带、齿饰、线脚、面板开槽、盾纹饰,仅仅看cassone部分,可以说是台基的一段形似我们的须弥座。
下面这个Cassapanca显然是参考了米开朗基罗的装饰手法,其两侧扶手类似托梁竖放,底端顶端皆采用线脚。cassone部分的腿部采取了类似扶手的涡卷形成盾纹,从上至下这种叶饰涡卷构成了和而不同。
Sgabello(矮木椅)
Sgabello译为矮木椅,从我们汉语的角度来说叫凳子更恰当。下图为一对16世纪晚期的Sgabello,其上一眼难以用文字描述的精湛浮雕装饰提示我们它需要一个独特的名字,仅仅用凳子或者椅子不足以去定义它。这个案例让我想起《A History Of Interior Design 文艺复兴与风格主义》这一篇中提到的sweet风格的雕塑,我想大概时这种十分光滑、圆润的感觉?从建模角度就是没有保护线、褶边(crease)做细分,看上去整体没有一处倒角面。这种做法在常规建模中会丢失物体特征、细节,然而在这个案例中,我发现当所有元素统一抛弃倒角时却能意外的形成一种“甜甜的”、巧克力似的质感,这绝不是因为物体的颜色近似巧克力。
下面两个同样来自16世纪的Sgabello,看起来它们就像前面这对Sgabello的前身。这好比zbrush建模的几个阶段,不同阶段的结构细节程度不同。而对于初学者而言,他们的观察能力不足以洞察几个阶段的区分,因此往往做出来的是下图这样,更细节的东西就无法表达了。
当然这还涉及到立面上的装饰排布问题,Sgabello上的装饰大量采用了涡卷叶饰,根据其形态比例,艺术家采用了瓦檐饰(antefix)上的元素。Sgabello的大形没有拟合建筑布局,但它的组成却是由许多建筑构件拼搭而成的,这有点像文艺复兴早期拆解线脚的手法。我们现在来看从赏析的角度来拆解十分轻而易举,但是当你作为设计师亲历其中时,往往会陷入某种“惯性”或者说习惯性的手法,比如说程序员做一些项目会习惯套用之前的几个配置文件、项目等等起手,对于设计师而言这样做就像解数列通项陷在一个思路里,要是换个题恐怕不会了。
Savonarola(X型椅)
Savonarola椅子与埃及的x型交叉椅不同,其x是正面而不是侧面。这个大形是从何而来的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我想在《Italian renaissance furniture》应该会有答案,我这里暂时不做深入的考据工作。根据本书的说法,它得名于一位牧师的名字,据说他十分称赞、支持这种设计,从另一个角度看,设计师本身的才智不如神职人员的肯定,配不上有个名字。
Credenza(边柜、餐边柜)
Credenza这个词来源于意大利语,意为信任。当时的贵族会让仆人试吃食物,查验是否有毒,这种行为被称作Credenza,仆人试吃完后会把餐盘放在一个桌子上,后来这个桌子就被称作Credenza。它看起来似乎是低配版的cassone,设计上更趋近于网格化单元设计的建筑立面。下图第一个采用了大量的哥特元素,第二个则是sweet风格的浮雕,第三个完全就是个建筑了。
桌子
下面这些桌子皆为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产物,第一个是不是看起来很不“合群”?它的词汇不算太差,但是设计布局问题很大。以至于看起来像个半成品,比例方面看起来好像很不结实。这似乎是一种直觉上的判断,假设第一个桌子的长边向内收缩变薄是不是会感觉好一些呢?这有待实验,比例上的问题原则上来说与它的雕花设计影响不大。
这个桌子结合了托梁、艾欧尼亚柱头、圆拱、狮子腿的装饰元素,在桌腿部分构成了一个类似凯旋门的侧面。就装饰元素而言上面一个案例并不比它差太多,为什么感觉前一个那么不堪呢?它们之间显著的区别是一个将装饰集中在长边,另一个则是独立成面拉开距离在两侧展示,是因为装饰的布局嘛?
下面这个桌子很有建筑构件的味道,可以看作是围栏的一段,桌子面板部分像檐口、柱上楣饰带,两侧支撑看起来像是对艾欧尼亚柱头做了魔改,穿插了动物、植物叶饰以及人像。兽腿并没有落地而是停靠在一根长条怪异卷曲镂空带涡卷的木条上。
这个桌子显然与上面一个在布局装饰方面有着相同的思路,后者更工整对称,前者则像是基于它的风格主义自由发挥。从这两个桌子上我们可以看到文艺复兴向风格主义的尝试,说白了就是怎样在和谐度可以接受的情况下制造更大的即兴发挥。
现在我们对文艺复兴时期的装饰画、雕塑、家具都有了一定了解,现在结合一些绘画中的描述记录和前篇的案例来看看这一时期是否出现了整体的有意识的设计编排?
文艺复兴室内软装
文艺复兴画家大部分作品是教堂出资赞助的,因此鲜有描绘室内的作品。下面两幅可以说是为数不多的案例,尽管带有比较强烈的宗教色彩,但是就室内软装来看不太像是凭空捏造的。天花部分都是做了开槽镶板,其中第一个案例有顶角线。墙面都设置了如同建筑立面的腰线分割,门框上采用了柱上楣的线脚、饰带结构——完全就是外立面的映射。第一个案例在腰线上摆放了许多杂物,在其上有一排架子似乎放了许多卷轴书籍?一侧有个承托性看起来不错的小椅子供休息(算是乞丐版的Sgabello吧),其前有一个小茶几。两扇门之间是一个小教堂,可以推测这是个神职人员的房间。画面前方右侧的人物坐在一个平台上的长凳,靠墙的桌子上摆满了各种书,似乎这是他的工作室。可以看出来房间的开间、进深十分大,从右侧两个进光的拉长圆拱窗来看,进深恐怕不止15米。涂饰方面腰线以下墙面用了绿色与黄色窄带,祭坛部分上金下红,平台和天花的槽板似乎是墨绿色。
这个卧室的床头采用了半圆形鼓室门楣的结构,其鼓室部分填充浅蓝色涂料,腰线下室墨绿色。卧室的层高看起来在6米以上。窗户是哥特式双圆拱夹一根立柱,床两侧有壁柱似的装饰烛台。门楣处上方有个雕塑,超大的壁炉台上也有一个角色雕塑摆件。进门处右面的腰线凸出,其上似乎有两个壁橱,这一侧可能具有重要功能性,其下有地毯和两个小凳子,凳子上铺有软包。
回想前篇中见识过的室内,似乎完全是两个世界。之前我们见到的是纷繁的雕塑、壁画,而在这两个室内中几乎没有怎么见到。实际上大部分平民住的房子是空荡荡没有任何装饰的,而在有技术和设计能力前提的情况下,装饰的纷繁程度只是和权力、钱有关,这可能是表示当时资本主义的萌芽使得商人的影响力逐渐超越了教会。我们可以试想上面两个项目中大面积涂饰的部分在有资金支持下,比如那个浅蓝色半圆形鼓室会被彩绘壁画甚至做浮雕。在哥特篇我们提到过,当时的贵族会以贴护墙板显示财富,而在这两个案例中并没有护墙板,护墙板再进一步就是前篇案例中类似Carracci Gallery的东西了(将墙面、天花板网格化单元切分加以浮雕或壁画)。但我想不少读者会认为这两个案例已经很具有居住格调了,这就是戏剧性与和谐的尺度把控了,上面两个案例装饰的丰富程度可以说已经满足大部分人对于戏剧性的追求,属于把功能和装饰做的相得益彰,而前篇中的案例则完全摒弃了功能完全扑在了装饰上。Ducal Palace一整间的墙壁做细木镶嵌绘画护墙板,Palazzo del Tè某间中的巨人坠落,可以说是把房间当成了一个画廊,当然可能是贫穷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力,前篇介绍的别墅、宫殿空间巨大,拿出部分空间做纯装饰一点儿也没毛病,比方说接待宾客如果有这样一间房间那它的装饰所营造的震撼氛围确实是上述案例的室内设计所做不到的(这里再回放一下这两个无以言表的案例)。我可以很确信的断言,能做出后者设计布局的艺术家要搞前者那是手到擒来的。
风格主义画派为了强调戏剧性,对空间的布置上肯定有不少的串改,不过这其实倒是体现了艺术家的室内设计思路,甚至可以说是他们对于室内设计极致化的理解体现。比方说前篇提到的丁托雷托的_Christ Washing the Disciples’ Feet,_这副作品营造了一个幻想的空间,如果我们把它看作是一种特定人群使用的会所那么可以将其称为室内设计。在这样一个巨大的空间体量中,建筑小品本身成了一种类似雕塑的装饰,从半开放的室内望出去建筑小品与园艺、水景构成了装饰画一般的效果,用中国的古话说就是诗中有画画中藏诗了。以这个格局作为设计的标尺,设计的重点在于空间布局构造多个透视焦点,而非用家具和装饰品去营造平衡。
一个时代的产物落地往往需要后面一个时代去记录,17世纪早期出现了不少记录室内场景日常生活的绘画,在没有机器加工的时代大型的装饰项目不可能短时间有巨大的词汇变动,因此其参考价值应该是很高的。下图中我们看到了前文提到的Credenza,画面右侧的仆人正在边柜上取餐准备上菜。天花板依旧采用了几何开槽的罗马样式,墙顶有顶角线及饰带,远处两侧是建筑立面似的壁橱,中间纯装饰性的一个建筑结构有些莫名其妙可能是为宗教祷告用,墙面的上半部分挂了许多带框装饰画,这是风格主义装饰的一大特征。桌面都采用了桌布软包,椅子似乎是蒙皮软包,椅子长凳都采取了转轮作为装饰词汇,画面左下的大门布满槽板线脚、壁柱是典型的外立面映射。以餐边柜为中心做了一个台阶,设计师可谓是将其构造成了一个希腊神庙,两侧用科林斯立柱撑起柱上楣与线脚。地面大概是彩色大理石拼贴。
这个空间体量比之前的都要小不少,至少高度上面应该不会超过4米了,但在装饰上有形似米开朗基罗般的致密、工整布局以及建筑构件的投射,使得空间看上去十分庄重。中心的长桌大概是转轮腿接立柱筑基,四个角上都散步边柜,墙上有多幅带框装饰画填充预置的空间。
巴洛克艺术时期伦勃朗的画中所展示的场景中,该房间的护墙板甚至高出了站立的成人,可想整个层高会有多高,左侧展现了某种Savonarola x型座椅,桌面上有红色软包织物,似乎对于上层社会在桌面上用软包织物是一种通识习惯。原书中提到16世纪,丝绸是当时意大利最受欢迎的纺织品,这可能也和仿效古罗马有关系。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天鹅绒残片
结语
本章将不再深入摆件工艺品,因为它们已经不再整个装饰环境中作为焦点,一些宏大的设计手法或者大型雕塑、壁画远远超过了小工艺品的表现力,可能自此这些工艺品开始退居成收藏品的角色。
通过一些绘画记录或者创想,我们见识到了这一时期可能是划时代的室内设计技术,可以说它们现在仍是许多我们当代人的住宅装饰设计天花板,很多人在没有领略之前估计甚至都难以想象这样的格局,这不禁让我期待更后期会有什么样惊人的技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