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继续跟随《中国建筑艺术史》来看看秦汉的建筑装饰发展。在小引部分总结了4点:
1.除开上一章的宫殿、陵墓,这一时期出现了苑囿 [yuàn yòu](皇家专属领地,园林)、礼制建筑、佛教寺庙、佛塔,以及具有时代特色的民居(秦汉民居当今都不复存在了,之所以有这个推论是通过众多出土的陶器住宅模型)。
2.国家统一促进各个地方文化交流,基于南方的干阑技术出现了有别于夯土高台的阁楼(重楼)。榫卯结合进一步普及,室内木屋架方面抬梁式结构继续发展,出现了穿斗式结构。
3.丰富的实践活动形成了中国建筑整套艺术表现手法和构图原则,(可以理解为我在哥特篇提到的“建筑语法”)重点发展木结构、重视群体有机构图,在建筑中体现人的尺度、人和自然的融合。
4.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学说的思想影响了我国接下来2000多年的建筑艺术。
这当中3和4在读者看来应该是很空洞的,不像1和2,我们通过其中关键词可以搜索出比较具体的概念,比如网上有建章宫的构想沙盘,有出土的画像砖刻画苑囿中古人的活动,有陶器住宅模型让我们直观认识当时民居的装饰构件。抬梁式和穿斗式都有严谨定义,其各个部件都有专属词汇表示,其建造方法可以通过描述复原。但是什么是秦汉建筑的有机构图?人和自然融合的秦汉建筑?儒家思想影响在建筑上的表现?比如我们搜索“儒家思想 建筑”,大多得到的是一个孔子像,或者穿传统服饰在传统建筑中行师生礼仪,xx私塾,甚至就是一个大众看来为传统中式建筑的建筑群。说希腊罗马建筑体现人的尺度和自然融合,这是比较容易让人接受的,因为它们大量运用了人体构件的比例,参考人体均衡,大量运用了人的雕像,将天神拟人化。这种认识不需要特意去搜“希腊建筑 人的尺度”或“希腊 人和自然的融合”,我们直接看几个希腊罗马建筑就会有这种感受。关于这些问题我们将在后文展开。
搜索“儒家思想 建筑”,我们看不出有什么与印象中传统建筑的差别
都城与宫殿
如果说希腊罗马古建筑的代表是寺庙那么东方传统建筑则是宫殿,读者应该都知道秦始皇好大喜功,大兴土木。长城和兵马俑作为其映像代名词名震天下,至今依旧是世界七大奇观排名的常客。我们在总结中提到了国家统一促进各地文化交流是种美化说法,其实质则是秦始皇灭六国后役使70余万囚犯仿造六国的宫殿,强行迁徙各国富户12万户至咸阳,唐代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写道“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大概意思就是秦始皇搜刮六国珍宝,将它们堆积如山,由于财富充盛,他把鼎当作锅,视金如土。)
那么咸阳作为都城是什么概念呢?在《史记》中有“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颠以为阙。为复道,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以象天极阁道绝汉抵营室也 。”
译文: 周围架起阁道通行车马,从阿房宫的前殿下直达南山。以南山的顶峰作为宫阙的标志。又建筑复道,从阿房宫渡过渭水河连接咸阳,以此象征天上的北极星与阁道星相连,横穿银河抵达营室星。
在《三辅黄图》中有“始皇穷极奢侈,筑咸阳宫,因北陵营殿,端门四达,以则紫宫,象帝居。引渭水灌都,以象天汉。横桥两度,以法牵牛。”
这段网上没有译文, 《三辅黄图》 这本古籍是有校注版本的,因此花点钱可以得到较为权威的解释。我语文文言文很差,对传统文化知之甚少,所以这里就不自取其辱翻译这段了。根据 《中国建筑艺术史》 正文介绍,这段说到了咸阳宫与天象的关系,“以则紫宫”里“紫宫”一词是我们中国传统天文学的星座名称,又叫“紫垣”或“紫微宫,是环绕古代被称为“帝星”的北极星周围十五颗星星的总称。(热心的读者可能好事去搜紫微宫会感到困惑,我们网络上的介绍没有比较严密逻辑配图的科学相关介绍,若搜“紫微星”其对应的概念是小熊座β星,并不是本书所指的星座,这可能涉及到中西的定义不同,两相比较西方的体系更为严密我们的相形见拙,这是天文学者应该设法去完善与古典文化相融合)古人常将天象与人事相互附会,北极星恒定不动(其科学奥秘可以上网搜这里不拓展),故名“帝星”,而以“紫宫”称其宫殿,表明为帝王所居。秦代以十月为岁首,那时候天上紫微宫以南横着银河星系,银河即为“天汉”。从紫微宫渡过银河是营室星, 营室星在我们古代天文学中被称为“离宫”。
图上右侧勺子状的即为小熊星座,也就是我们中国传统天文所指的北斗星座。从这个图来看西方人的想象似乎有点离谱,这和小熊、大熊能有什么关系。我们所联想的“斗”倒是十分贴切。
秦人以咸阳宫象征紫微宫,以南面的渭水象征银河,河上架桥和复道。从咸阳宫渡河,可直抵“人间离宫”阿房宫。这种匪夷所思的天文学浪漫构成了我们经常听闻的“天人合一”,也解释了我们在开篇归纳的“人和自然融合”。我们比较西方的神话美学,显然它们更加“直抒胸臆”,其表现形式比较容易让没有背景知识的人所共鸣,教堂能征服那么多文盲信徒即最好的证明,而我们的这套逻辑就连现代人在接受义务通识教育后也大多是难以去理解这种表达方式的,——想法和创意可以说是拉满了,但是表现方面如何把星河、天空、大地、人与建筑环境、装饰构件连接起来?这里面有很大的文章可以做了,这段我自己在看的时候既惊叹又觉得好笑,不知道读者的感受是怎么样的,我脑海中联想的印象是我自己一生中拍的最满意的一张照片。什么样的人应该是连接天地的代表呢?以我们社会主义价值观来说,应该是露天在外挥洒汗水的体力劳动者,比如环卫工、交警、快递员、建筑工人、电线管道工人等等,他们与植物、动物、城市、星月、太阳的互动在意向方面是可以以小见大的。不像秦始皇以恢弘、辽阔来对照天宫神话或者西方营造的宗教神话信仰,事在人为——我们的美学应该立于人民大众对生活的热情,对祖国大地的热爱上,从当前社会的分配来说显然是不合理的,我说的不合理不强调财富方面而是精神地位上。通过建筑装饰方面的挖掘,我们应该建造能让大众感到荣耀的建筑,去结合古典的意向传承而革新,向先人证明我们对这片大地的自豪与成就!
让我们回到秦始皇的宫殿,来看看咸阳宫。从剖面图来看,可以看出其建筑类型与夏商周篇的陵墓相似,都是通过夯土加高营造出向内聚拢的“阁楼”。需要说明的是本书指出剖面图以及其平面图仅为宫殿的西阙,最下面的效果图是根据西阙假想复原的东阙,“阙”是东周以来常见的一种建筑,其前身为“观”,它的概念类似于瞭望台或者箭塔是用于驻守防卫的。说到中国古建筑,我们时常听闻“亭台楼阁轩榭廊舫”,其中“榭”和“观”基本雷同,“榭”从“射”,意为驻守瞭望用于放箭的碉堡。 根据本书的说法,阙在宫门外左右对峙,以壮王居而别尊卑,具有精神威慑作用。这是什么逻辑呢?根据其来源,阙更像一种防卫而不是威慑,大概是通过夯土加高使阙显得高大,来者在低处会感到自己渺小?
咸阳宫西阙剖面图
咸阳宫西阙平面图
常规的阙
这个建筑根据书中文字来说仅仅是宫殿前的两阙,东西总长130米,难以想象整个宫殿的规模会是什么样的。
作者团队通过“观”和“阙”的衍生得出启示:具有精神性功能的建筑往往有一个具有实用性功能的前身。我觉得这和废话无异,就和章节小引中大段介绍历史一样,之所以要对这些内容鞭挞是为了提醒我自己不要赘述让本就庞大体系的研究变得更加臃肿。回头看看前面的总结,能很快抓住要点!
奇怪的是本书并未对咸阳宫的正殿做介绍,甚至连遗址占地都未提及,这里通过百度百科补充下:狭义上的咸阳宫,即咸阳宫城,是为主殿区,占地3.72平方千米。是指秦孝公十二年(前350年),秦国迁都咸阳,在城内营筑冀阙,历代秦王又增建的众多宫殿,包括秦始皇统一天下的过程中,吸收关东六国的宫殿建筑模式,在咸阳塬上写放的六国宫室。
3.72平方千米是什么概念呢?北京故宫是72万平方米,3.72平方千米即372万平方米,相当于5个故宫,根据记载秦始皇的离宫别馆还有300多个,然而如此大兴土木并没有为建筑装饰带来巨大变革,至少在现有史料、遗物中没有发现,这说明堆积量而没有理论的演进是不会发生质变的,就像我们当今的房地产,在现有模式下运作也是堆积量而已。不过根据记载秦始皇的许多宫殿都如上文提到的咸阳宫和阿房宫那样以复道相连,“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颠以为阙。” 这里使用“借景”的手法把“南山”融合成了其建筑景观的一部分。这些迹象仿佛放大版的中式随性园林,我们可以推测秦始皇惊人规模的建筑群样本被后人作为参考来“以小见大”。能将建筑装饰的氛围贯穿在整个城市可谓壮举,一些欧洲城镇之所以吸引人就是能够将“和而不同”贯穿整个城市,有这个想法容易但是具体实施的话不是单靠一个复道连接大型公共建筑或是“表南山之颠以为阙”就可以解决的,一个建筑群能让人赞叹不已应该是有多个亮点相辅相成将和谐美绵绵不绝的洋溢出来,而非我们用一两个精词巧句来刻意拔高。要做到随性的和而不同依旧需要一套“建筑语法”,这甚至比起已有的西方建筑语法要更为复杂。
对于西汉都城长安,本书着重介绍了“市”这个概念。东汉《风俗通》有记载:“市亦谓之市井,言人至市有所鬻卖者,当于井上洗濯,令香洁,然后到市也。” 这段不难大意就是说了市井的由来是人们在水井上清洗买卖的商品然后到市来交易。市里有专职的管理人员调解交易纠纷,市里设置旗亭安放大鼓,以鸣鼓来控制开市、罢市。
想必读者肯定对秦代的宫殿苦恼不已,离宫别馆300多个,咸阳宫372万平方米内大小宫殿又是怎么样的呢?我们或许可以通过汉朝宫殿的图志管中窥豹。以下是建章宫和未央宫以及他们的平面图,我们可以观察到复道是如何连接两座宫的,宫中的各种殿、阁、阙、台、门大体上是什么样的,以及我们古代最早的园林是什么样的。从几何构造以及装饰的缺失角度来说,这个与园林结合的皇宫可以算作是入门的模型复原实战小练习对象,这里留着这个坑,我想等中国传统建筑总结到隋唐,西方那边总结完文艺复兴、巴洛克、洛可可来完成这个小练习。图中我们看不出任何装饰细节,关于构件与结构我们放在后面讲。
未央宫
园林
“表南山之颠以为阙,络樊川以为池。” 《三辅黄图》这段引用了《史记》的句子,我们可以认为是双重肯定,证实了秦始皇宫殿规模的庞大,或者反之是人云亦云、随声附会。在我看来这种“借景”手法暴露了人工装饰、建造、设计布局的不足,因为没有概念怎样设计建筑和景观,没有能力做出可以表达精神追求的装饰,因此偷个懒直接圈地罢了。前文提到咸阳宫占地372万平方米,上一节末尾提到的未央宫周长8公里,建章宫比之更大二者以复道相连,这样的尺度我甚至觉得叫园林不合适,这不是人类能舒适游览、休闲的规格。按照之前篇章的思路,要构造多个装饰层次,在那么大的区域内想要体现出来那需要十分庞大的构件、装饰“词汇量”。根据现有出土的秦汉遗物来看我觉得是支撑不起的,这样的庞大可能只是空洞而已。作为参考对比,中世纪也就是汉朝将近1000年后,大教堂的建设一般需要50-100人花费半个世纪左右完成基本全貌建设,与秦汉建筑不同的是,西方的教堂采用的是砖石而非木材,其建造涉及大量雕刻。秦王动用70万人在10几年内造了几百座宫殿、长城、巨大的陵墓和园林,从工程量以及当时的运输、建造技术效率来看大概仅仅是能做到完成。我们搜索需要多少人建造教堂之类的关键词,会发现很多文章提到了Master Builder、Master Mason这样的概念,我搜了很久才看到有一篇提到工人人数,可见西方建筑强调设计师、工程师,秦汉如此大兴土木,但我们无法查找到统领几万甚至几千几百人的建筑师,这样庞大的工程按照我国史官、民间好写奇人轶事的习惯却没有记录,我觉得可以断言这些工程是不包含设计的,皇帝或是文官的豪言壮志只不过是他们的空想,实际落地的项目很一般。
然而结合当今的形势,我们必须得给祖宗点赞,他们为我们争取了辽阔的土地,这种以大为美的豪情壮志刻入了我们的美学基因,无论老少都会对青山绿水磅礴浩瀚的气势感到中华文化专属的共鸣。“表南山之颠以为阙,络樊川以为池。”的以自然为家园结合生态环境的理念是符合当下发展的,只不过我们缺少建筑装饰对其编织润色。且看下那时的皇帝是如何享用园林:
“初,建元三年,微行始出,北至池阳,西至黄山,南猎长杨,东游宜春。微行常用饮酎已。八九月中,与侍中常侍武骑及待诏陇西北地良家子能骑射者期诸殿门,故有“期门”之号自此始。微行以夜漏下十刻乃出,常称平阳侯。旦明,入山下驰射鹿豕狐兔,手格熊罴,驰骛禾稼稻粳之地。民皆号呼骂詈,相聚会,自言鄠杜令。令往,欲谒平阳侯,诸骑欲击鞭之。令大怒。使吏呵止,猎者数骑见留,乃示以乘舆物,久之乃得去。时夜出夕还,后赍五日粮,会朝长信官,上大欢乐之。是后,南山下乃知微行数出也,然尚迫于太后,未敢远出。丞相御史知指,乃使右辅都尉徼循长杨以东,右内史发小民共待会所。后乃私置更衣,从宣曲以南十二所,中休更衣,投宿诸宫,长杨、五柞、倍阳、宣曲尤幸。”(节选自《汉书东方朔传》)
译文:当初,在建元三年,汉武帝开始微服出行,北至池阳宫,西至黄山宫,南到长杨宫,东游宜春宫。微服出行常常在每年新酒酿成宗庙饮酌完毕的时候。八九月间,皇上与随从的侍中、常侍、武骑,以及待韶陇西郡、北地郡能骑善射的良家子约定在殿门等候,所以从这时开始有了“期门”的称号。武帝微服出行在夜漏下了十刻才出发,常常假称是平阳侯曹寿。次日天明,到达终南山下,或驰射鹿猪狐兔,或徒手搏击熊,奔驰在禾地稻田裹,农民们都大声呼喊叫骂,相聚在一起,自称杜县县令告状。县令前往射猎的地方,要求谒见平阳侯,那些骑马的侍从想要鞭打县令。县令大怒,派属吏呵斥制止,射猎的几个骑手被扣留,于是他们拿出皇帝的御用物品,纠缠了许久才得以离去。开始的时候,皇帝深夜出宫,次日傍晚返回,后来就携带五天的食品,到第五天该去长信宫谒见太后时才回京。武帝十分喜欢这种微服出游射猎。此后,终南山下的老百姓才知道是皇帝经常微服出来射猎,但武帝还有些迫于太后的压力,不敢远行。丞相御史知道皇上的心意,就派右辅都尉在长杨宫以东巡逻,又命令右内史征发平民,到皇帝射猎的地方听候调用。后来又私下为皇帝设置了更衣处,还配置了宫人,从宣曲宫以南共设置了十二所更衣处,供皇帝白天休息更衣,夜晚则去各行宫住宿,武帝多临幸长杨、五柞、倍阳、宣曲等宫。
从这段来看所谓皇帝的园林即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毕竟几平方公里对于一个人而言是很难清晰界定范围的,这些分散在离皇宫很远的离宫实际上最多叫做专属驿站,以当时的设计和装饰能力离宫应该并不会比驿站高到哪里去,而皇宫与其并列最多就是规格上大一圈。值得我们吸收的是这种“满城春色”,我们当代大众应该有权在城市的大小角落能享受多样情趣,如何让城市景观富有游乐、休闲、自然气息,能让大众随时能欣赏风景、小憩养神,寄心于山水,这是大国才有的风范和特权,我们应该自豪张扬的去追求。
除了宽广,秦汉的园林与宫殿一样也与神话传说高度耦合。秦始皇曾多次到燕地、齐地海边探访寻找长生不老之草,不可得,乃在咸阳东引渭水为兰池陂,中筑土山为蓬瀛(蓬莱为《山海经》传说中的东海仙岛,瀛洲为《列子》中记载先秦时期的东海仙山),刻石为鲸,聊为象征。我们知道汉武帝在执政后期迷信方士,后世关于他的神仙鬼怪故事流传的很多,他在位时层7次巡海求仙,除了建造多处如神明台仙人承露盘等建筑外,也仿照秦始皇在建章宫中造太液池模拟蓬莱仙境。
太液池寓意“日出旸谷(旸谷是古代传说中日出之处),浴于咸池,至虞渊即暮(虞渊是古代传说中日落之处),此池之象也”,这是秦汉象天法地的规划思想在园林的体现。池中也有“渐台”,水族成群,池岸植物茂盛。
“象天法地”虽是对天体或天文现象形态的模拟,但追根究底其所模拟的并非是天体参照物本身之形象,更多为其所隐含的深层次的文化意义。 这种文化影响,在古代文学作品中也有所体现。这个比较“玄”的说法引自辞海123网,估计读者和我一样难以理解其奥妙,如果与西方神话对建筑装饰表象的丰富展现来看,这个说法似乎有些欲盖弥彰或者就像前文所说的有很宏伟的意向、愿景,但是设计表达、工程建造方面还跟不上,这可以算是先人给我们留下的设想,我们需要强调美好的生活不求神佛不应该和神话牵连起来,但是可以仿照这些思路去把各地所有的“大景”在城市中“以小见大”。就像上海有湖南路、宁夏路、西藏路、长沙路、中山路,长沙有解放路、五一路等等,这些路名意在拉近一个城市与国家的距离,促进统一团结,但仅仅在这个层面上我们后人可以说甚至还不如先人,抛开名字来说这些路与那些其他省市的特色并无联系,解放、五一也并没有在这些路段上有精神意义上的实际装饰建筑环艺体现。说起上海,在半殖民时期有天主堂街(以当地的天主教堂“若瑟堂”命名,今四川南路),这个就很直观体现了这条街的氛围了。感谢现代化工业的发展,当今的城市能够将五湖四海的人们汇集起来,生活中最能感受的是饮食方面有新疆、甘肃牛肉面,山东黄焖鸡,湖南小炒肉,美国的辛巴克、麦当劳。而在建筑装饰方面,至少上海能感受到的是殖民时期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装饰以及现代西方包豪斯概念衍生的盒子房,不过这也不是上海一地的问题,由于我们建筑装饰发展的缺失,全国其他城市也没有什么“四海皆兄弟,天涯若比邻”的佳话。
在一些出土的画像砖中可以看出汉代园林的日常景象
礼制建筑
殷人好鬼,贞卜相继,甲骨累见。殷人指的是殷商时代的人,最近炒得沸沸扬扬的三星堆也是这一时期的,据说这次出土13000多件文物,初步考古结论为这些遗物皆为祭祀用的物品,相传殷人用占卜来决定国策,这些都有甲骨文记载。西周的祭祀建筑紧邻宫殿,祭祀活动在“祖”、“社”中进行,“祖”指宗庙,“社”则是社稷坛,我们经常听说江山社稷,大部分人基于影视剧的印象会认为“江山”和“社稷”是同义复用(比如“美丽”、“隐藏”这种词就叫同义复用)。社稷其实指的是土地和谷神,社稷坛就是祭祀这两个神的祭坛。到了秦代有了四畤(zhì)之祭,其实有6处祭祀之地,祭祀神话中的五方上帝。我们在希腊篇的介绍中提到过,古希腊城邦所公认的神谕宣示所(oracle)德尔斐(delphi)上有各个城邦自己建造的神庙以及捐赠修建作为贡品的雕塑,这些神庙、雕塑都会被来朝圣的人奉献贡品。而我们中国的传统祭祀在封建时代开始有了明确的等级规定,赋予自然神人格化等级化,规定上至天子下至平民不同等级的祭祀规格。如五岳、四渎只能由天子祭拜,诸侯则可以祭拜疆内其他名山大川。
在建筑方面由祭祀日月山川的神坛,观天象的灵台,综合性祭祀建筑明堂,儒者修习礼仪的辟雍等。书中重点介绍了西汉长安明堂辟雍,明堂和辟雍在西汉有合二为一的趋势。“中有一殿,四面无壁,以茅盖,通水,水圜宫垣,为复道,上有楼,从西南入,名曰昆仑”。(出自《汉书 郊祀志》)这段介绍了汉武帝想在泰山下建造明堂用于祭祀时有个叫公玉带的人呈上自己画的图样,称这是上古黄帝时期的明堂图,武帝听了之后就采用这个图样建造。“辟雍”一词首次出现于《礼记》,“象璧,环之以水,象教化流行”。我们从这两段古文中可以至少看出明堂和辟雍都是被水环绕的,根据考古工作者的挖掘发现,学者大致绘出了明堂辟雍的效果图。
明堂辟雍是全书目前为止描绘与叙述最契合,且在寓意上能有一定体现,让我感到一定“和而不同”的建筑形式。其核心被致于一片围墙的中心,以圆形夯土稍稍抬高,这个圆形高台与围墙外的环形水道组成大小双环,环环相套,从建筑立面来看与上一章介绍的战国墓葬建筑颇为相似。呈现金字塔型聚拢向上,平面布局上呈现十字型,而四面围墙上建门阙与核心建筑的轴线连起四条大道,呈现大十字上建立十字平台的环环相扣、和而不同。围墙四角上建有曲尺形配房,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设计,配房又被唤作倒座房,在四合院形式的布局中与正房相对,座南朝北。这与核心建筑的十字型缺四角形成互补关系,无形中有一股聚焦的气氛突出核心。不过这些配房一侧贴围墙,其采光和视线会有影响,我觉得将其嵌入围墙或者建于围墙之上可能会有意外的效果,在日后建模实战中我很有兴致尝试一下。
核心建筑的一层外有列柱廊,四个面共设12堂,象征一年十二个月。十字四角突出构成内圈矩形,这些突出以夯土夯筑,我推测建筑的中心部分也有夯土夯筑以确保建筑的牢固。二层在一层的回廊上挑空加盖形成露台,其建筑也呈现十字型布局构成4面4个堂。最后是顶层在二层上缩进,又形成一个十字型露台,四角则建造了一个亭子一般的小屋,5个建筑分别为金木水火土,用于祭祀五帝。说完了它的精妙之处,我们还是得清醒的意识到,在装饰方面它没有展示出独到之处。
宗庙建筑的形制与明堂辟雍也相同,不过建筑规模更大,我们这里就不多介绍了,至于灵台,它和宗庙一样在网络上甚至没有任何一个图例,因此无从说起,咱们未必要过于较真这些古建筑的实样,在通晓其特征后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补充这些我们精神文化上的空缺。
陵墓
这两天秦始皇陵挖不挖上了知乎平台的热搜,这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可能是受到三星堆新出土上万件文物并且不同坑有物品居然可以互相拼接存在关联性,让不少民众觉得开挖秦皇陵可能得到改写我们的历史认知。兵马俑作为世界奇观只是秦皇陵的一部分,可见整个陵墓的规模之大有多奢侈了。
我们普通人的坟墓一般就是图中这个石碑,还达不到石阙这种规格,然而图中所示背后那片山林是秦始皇陵
汉代以及之后唐宋的陵墓大体与此相同,不过其规模都不及秦始皇陵。
汉文帝霸陵
不过以上照片并不是古代皇陵的原貌,我们不可将其想象为乡下土丘坟的放大版,其形状为覆斗形或者说是截尖平头方锥形或者更直白说是个被从中间拦腰切断的金字塔的梯形四坡面构成的台。下图是为数不多的网上能找到的古代中国皇陵复原图(汉武帝茂陵)。可惜的是我搜不到它的高清版本,我们可以在图中看出皇陵实际与周边建筑构成了建筑群,其中有武帝的臣子墓,其皇后李夫人的陵墓,入口双阙,集仙台是武帝为李夫人所建的,在武帝陵旁边的这个什么观,实在看不清楚字迹,网上也没有介绍,武帝晚年沉迷方士修仙,可以推测是与道教、迷信有关联的礼制建筑。
陵墓以山与大地为屋,天空为顶。次一级为崖墓,其墓室开凿于悬崖之上,其形式大致如下图。这可能是出于等级制度下的一种形式体现,诸侯贵族的陵墓依然占山,但不外露,其墓室内别有洞天,带有许多墓室。
接着是地主官僚的墓室,其形式为享堂。享堂在输入法中没有关联联想,网上搜索的图片提示结果各式各样。我不知道书中在汉代崖墓这张插图里包含的享堂究竟指什么,这看起来像一个中庭。享堂的概念往往可以和祠堂、祭堂互串,我只能推测说对于这些混用概念的建筑而言其建筑形式并无定式,重要的是其功能,但是没有讲究的建筑装饰,我觉得其功能性应该也不会十分讲究。
书中把山东肥城孝堂山墓祠称为石享堂,其四壁有内容丰富的石刻画像。从照片实拍来看十分小,似乎在门口加装了玻璃护栏,并不对外开放,因此无从得知内部的画像。
山东肥城孝堂山墓祠
汉代大型墓葬大道入口常有双阙,我们在汉武帝茂陵复原图中看到过,再联系前文我对咸阳宫“阙”的介绍,我这里把前文关于阙的联想图片搬运下来,看来“阙”的建筑外关大多指墓阙的这种形式。原书提到霍光大将军的墓葬入口“起三重阙”,仔细看的话我们发现霍光墓也属于武帝茂陵的一部分,“三重阙”又称“三出阙”,即阙上有依次三座屋檐呈现阶梯状。有段时间全网爆红的洛阳应天门即为三出阙。
洛阳应天门的三重阙是双向的,可以说是每侧六重阙,这座城门楼阙的复原可以说成了中外一致认为的洛阳新地标(搜洛阳有很多图片提示皆为应天门的景观)。网上找了一个视频介绍了应天门城楼内的文化体验游览一条龙服务,不少相关的视频老百姓的讨论热度都很高,这说明优美、壮丽的建筑以及我们的传统文化在当今是有经济效益和信仰支撑的,大部分老百姓并不懂古建筑装饰,并不会去苛求其还原度,只是单纯从美学角度发出真实的崇拜,就像上海不少民众以西方殖民建筑为豪,实际上也不是彻底的崇洋媚外,他们只是由衷的觉得那些建筑好,然而当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的大部分提供信仰支撑的物件都是外来的,实际上这片地区就成了殖民地了,这里的民众没有了自己的“根”。因此去研究复兴我们自己的建筑装饰是有非凡意义的,其功绩不说千秋万代至少是百年树人的。
洛阳应天门沉浸式实景剧太nice了!快来体验穿越千年的唐宫乐宴吧
让我们回到墓阙,下面三个图是墓阙的图示以及现存文物实拍以及仿制展品。它们看起来十分迷你,可以说就是个立柱而已,我们可以认为是台基+屋顶+檐口去掉楼阁的产物。这与之前介绍西方建筑,其建筑构件迷你化成为家具或装饰雕刻如出一辙。如果说中国传统建筑要用砖石取代木架构,那么这种基于“阙”的墓葬石阙可以作为立柱的原型加以衍生改造。
我们可以类比西方柱式,石阙台基以上的檐口部分即为柱头,其装饰手法是用斗拱环绕图案石雕刻间隔于其中,可以视其比例高度做一层或者两层。还可以做二重阙,三重阙增加变化,其中最高的那座实际称重,依次阶梯的阙可以在其上加上龙凤等动物雕塑。柱身用铭文雕刻模拟经幢,台基部分做弦纹,柱头立体云纹花雕,也是些不错的想法,在熟练雕刻建模后我将尝试这些想法。
除了石阙,汉代还将石兽、柱形华表置于墓前神道。大门口放置石狮子是我们对古代传统中国大户人家宅院的印象,可能这种习俗最早来源于汉代墓葬,毕竟那时起这些石兽就被唤作“辟邪”。从书中的插图来看,这些石狮子的造型样式与我们印象中的中国石狮子完全不同,更像是西方的样式。我国历来没有狮子,而汉朝是我国最早引入佛教的时代,狮子在佛教文化中被视为佛的象征,为百兽之王法力无边降妖除魔,我们可以推测汉人接纳了这一想法,因此引石狮子辟邪除魔。而佛教的雕塑艺术在公园1世纪左右受到马其顿帝国希腊工匠的影响,最早出现了希腊样式的佛像,所以狮子像带有希腊风味也就不足为奇了。
希腊化的佛像
书中的墓表与古波斯的立柱十分相似,这种带有环绕式凹槽的柱身在之前的中国传统建筑装饰里从未现身过,它是古希腊柱式的一个特征。关于这个柱子设计的出处,在百度帖吧(点击进入浏览贴吧)有个帖子提到了水经注的记载。
古波斯柱式
开槽柱身
到了东汉时期,墓葬形式产生了较大的变化,出现了砖石拱券的穹顶式墓室。这可能是从崖墓转变而来的?在这种墓室之前似乎在中国古建筑中从未出现过砖石拱券、穹顶。 从书中6个墓室的前视图来看,拱券的发展应该是一点点“折边”形成的,从建模角度来说就是将折线圆角化,不过我们似乎没有在任何别的中国古建筑中看到这种砖石结构,那么东汉时墓葬的这种设计是出于什么考虑和参照呢?
住宅
秦代住宅详情不明,或许只有等秦始皇陵开挖能一探究竟,汉代住宅依靠东汉以来大量陶塑建筑明器、画像砖、画像石得以知其形象。从这些建筑模型来看,似乎汉代的住宅十分注重彩画涂料?这里我把《战国、秦、汉纹样篇》的实物图搬运过来,读者对照着看看。我不认为这些纹样都是由木结构做出来的雕刻窗花,这样做的成本比起彩画代价要高太多了,然而当今我们的传统建筑上从未出现过这种彩画装饰,这么明显的断层是如何产生的?目前我不得而知。
除去院落式的,还有不少明器显示出如下图这样的干阑式。圆顶似乎又是一个不明来路的建筑特征。
这两种形式的都归为小型住宅,对于一些官员和地方望族的住宅则称第宅(综合《汉书》和《后汉书》的多篇文献记载)。第有前后多重院落,组成前堂后寝。下图作者所绘的画像砖上的场景示意图或许是我们常听闻的中式庭院三进两院的鼻祖?根据书中介绍其日常生活和房间布局与后来三进两院式的中国传统庭院大致相仿,我们注意到在房屋的入口和一侧都有阙,从相对比例来看这里的阙应该是“真货”,而不是墓碑前的阉割版,毕竟都高出围墙屋檐了。这可能是对皇宫的模仿,体现出财力和尊贵。
在画像砖上我们发现屋顶、阙顶之上都有凤鸟雕塑装饰的例子,这显然也是上行下效的结果,不过这一传统当今也是丢失了,我们应该设法复兴。
最后在住宅部分我简单提一下望楼,它是坞壁的进阶版,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为了加强防卫,地方豪强建坞壁以便通过“观”射箭御敌。楼越高么,打击范围覆盖就越广,可以尽早知悉敌人的来临。望楼并没有像我们熟知的一些重楼、佛塔将其建筑样式传承下来,其每层都有的带栏杆露台是一大亮点,还有四角出檐的斗拱并没有与立柱相连而是层层叠至露台地面,这种作法之前也从未见识过,其屋顶破面有类似希腊罗马的雕塑型檐口饰也是之前未有的。
结构与部件
这一节涉及许多较为详细的概念需要图解,原书的文字叙述我觉得对大部分读者而言是十分苍白的,实际上我觉得图解也仅仅是做到启蒙,最好能够有沉浸式的交互3d模型场景。原书提到三角架、抬梁架、穿斗架和井干。这些指的都是屋架,原书和网络上都没有明确的古代中国三角架的图示,根据书中“三角梁架属静定结构体系,它的进一步发展,本可以沿着静定的方式,最后达到如同现代三角形屋架的桁架结构,西方建筑的木结构就正是这样。但中国的木结构却离开了这个方向,而代之以抬梁式梁架。”来看我推测三角架指的应该是下图这种形式,不过并没有形成桁架,而是屋面两端各一个三角架。
这里提到的桁架,英文中叫roof truss,其形式为一个屋架单体并列复制平铺在屋面长轴上作为承重构件,其上铺檩条,效果基本如上图。
乍看上图穿斗和抬梁的屋架大同小异,好像就是下面柱子重一点,一个是檩条搁在柱头(穿斗),一个是檩条搁在梁上,梁再搁在柱头上(抬梁)。现实中抬梁所用大柱、大梁,可以使得屋架的开间距离远大于穿斗式,正如原书中所讲:“抬梁架常用于大型殿堂中,穿斗架则为民间建筑所通行”。关于屋架的组成,我们传统上有十分多的讲究,比如下图用了37个标注定义各个部件,这其中有不少我们现代已经不用的、明显带有繁体字痕迹的古字。关于这些概念我初步在自己的记事博客做了个整理,后期可能补充到豆瓣上(中国传统建筑专有名词),这里先不展开。给我很大冲击的是,这与我之前所说的中国传统建筑装饰概念模糊大相径庭,——对于我们自己的建筑构件,先人有很严谨的一套概念在,并且通过大量查阅资料这套概念在当今的科普还是学术中基本还是通识的,之前我说概念模糊不少是在有关描述西方外国建筑装饰、构件的,反过来说我们的传统建筑外国人也是没有通识的翻译的,我不应该苛责我们的相关研究工作人员把工作重心放在协调统一国外的学术定义翻译上,对等的来看我们做的比国外要好多了,只不过由于建筑装饰这一块的研究正如作者团队说的经历了很大的困难(古建筑残存不多,遗物整理成本巨大,古籍翻译需要大量精力),加上我们建筑装饰演化不多,所以造成了巨大落后的刻板印象。
言归正传,最后看一下井干式,书中没有配图,只是说“井干式结构是一种较落后的结构方式,使用木材既多,处理又极不灵活,至今只有边远木材丰富地区的少数民族仍在使用。”井干式英文没有翻译,但是log building与它的概念不谋而合。其实就是用木头堆积起墙面,靠堆积的木头起到承重作用。
外国的井干式结构房屋
第二部分是高台,也就是夯土累筑起的高大平台,前文提到的宫门、门阙、辟雍等都是在高台基础上建设的,这里没有什么可多说的,它是纯粹的劳动力堆积,并没有装饰艺术的额外体现,不过这种形式我们可以借鉴。目前在咸阳新城新建的咸阳博物院算是基本照搬秦代宫殿,从局部效果图来看也能感受到无加工的高台所散发的气势。
楼阁的出现取代了高台这种过量征用劳动力的建筑构件。它生于西汉末年,在汉末三国时呈向高大发展之势。在唐代《艺文类聚》一书中记载汉末有多座精巧的楼阁。关于楼阁涉及几个概念,我给读者列一下。
腰檐:百度上这个定义“塔与楼阁平坐之下的屋檐称为腰檐”似乎不准确,应该说是楼阁中各层的屋檐叫腰檐。
平座:指木制楼阁明层间的暗层,利于登高眺望、开阔视野。如独乐寺观音阁和佛宫寺释迦塔的平座暗层,内含斜向支持,利于增强刚性。在本书中似乎将平座与明层混为一谈,提到“沿着平座边沿设施勾栏”,对暗层设施勾栏显然人没法从暗层里穿墙出来,还是说我没搞懂这里面的奥秘?
楼:只有腰檐没有平座称为楼。
阁:既有腰檐又有平座或只有平座没有腰檐称为阁。
最后这一节讲结构部件提到了墙体、屋顶和斗拱,秦汉墙体如高台一样也是夯土间以立柱加固承重屋面的木架构,其中提到柱子有许多样式,这些柱子与我们印象中的木制立柱大相径庭,目前并没有假想图来迎合研究还原这些柱子的使用,这可以为我们日后发散所用。夯土墙外会以草泥、白灰涂抹起到美化作用。
秦汉的屋顶依旧承袭三代先秦,这里就不做扩展了。
然后是斗拱,尽管当今已经没有秦汉时期残存的带斗拱建筑,但我们在前文中的雅安高颐阙上见识过石刻的斗拱装饰,这证明那时必然已经把斗拱应用于日常建筑中。对于没有中国古建筑专业知识的读者而言原书在斗拱这一节中的介绍与天书无异,诸如“一斗二升”、“角翘”、“转角铺作”等等提到的概念通过书中的图示是完全不可能理解的,不幸的是在搜索引擎、知乎上也基本没有详实的介绍,最后我居然是通过b站的建筑考研类视频解答了困惑,这说明了产业链的重要性,有产业链推动绑定的话,传统文化、技术的复兴如探囊取物。我会在后期单独更新一篇斗拱相关的介绍,读者需要通过这一篇的科普之后,再来看原书这部分对汉代斗拱的介绍,因此我先暂时跳过这部分。
评论